金 剛 禪 國 際 總 會 資 訊 網 The International Jin-Gang-Dhyana Association Net
( 取 自 〝 即 將 公 開 〞 部 份 )
中 國 佛 教 教 史 大 略

遼 代 佛 教

    遼 代 佛 教 是 公 元 9 1 6 ─ 1 1 2 5 年 間 契 丹 族 統 治 著 中 國 北 部 地 區 建 立 耶 律 王 朝 時 代 的 佛 教 ( 耶 律 王 朝 初 號 契 丹 ﹐ 於 公 元 9 4 7 年 改 號 遼 ﹐ 後 曾 一 度 復 號 契 丹 ) 。

 
    契 丹 族 原 無 佛 教 信 仰 ﹐ 唐 末 ﹐ 契 丹 族 中 一 個 部 落 主 耶 律 阿 保 機 統 一 鄰 部 ﹐ 擴 大 經 略 ﹐ 即 有 意 吸 收 內 地 文 化 ﹐ 以 收 攬 漢 人 。

    據 說 唐 天 復 二 年 ( 9 0 2 ) ﹐ 遼 太 祖 始 置 龍 化 州 ( 西 拉 木 倫 河 上 流 今 內 蒙 自 治 區 翁 牛 特 旗 以 西 地 方 ) 即 已 有 開 教 寺 的 創 建 。

    到 了 太 祖 天 顯 二 年 ( 9 2 7 ) ﹐ 攻 陷 信 奉 佛 教 的 女 真 族 渤 海 部 ﹐ 遷 徙 當 地 的 僧 人 崇 文 等 五 十 人 到 當 時 都 城 西 樓 ( 後 稱 上 京 臨 潢 府 ﹐ 今 內 蒙 自 治 區 林 東 ) ﹐ 特 建 天 雄 寺 安 置 他 們 ﹐ 宣 傳 佛 教 。 帝 室 常 前 往 佛 寺 禮 拜 ﹐ 並 舉 行 祈 願 、 追 薦 、 飯 僧 等 佛 事 ﹐ 這 樣 ﹐ 佛 教 的 信 仰 就 逐 漸 流 行 於 宮 廷 貴 族 之 間 。

    到 了 太 宗 會 同 元 年 ( 9 3 7 ) ﹐ 取 得 了 燕 雲 十 六 州 ( 今 河 北 、 山 西 北 部 ) ﹐ 這 一 帶 地 方 原 來 佛 教 盛 行 ﹐ 更 促 進 了 遼 代 佛 教 的 發 展 ﹐ 而 王 朝 利 用 佛 教 的 政 策 亦 益 見 顯 著 。

    其 後 諸 帝 ﹐ 都 對 佛 教 特 加 保 護 ﹐ 在 聖 宗 、 興 宗 、 道 宗 三 朝 ( 9 8 3 ─ 1 1 0 0 ) 中 間 ﹐ 遼 代 佛 教 遂 臻 於 極 盛 。

    聖 宗 除 增 建 佛 寺 ﹐ 施 給 寺 院 以 土 地 和 民 戶 以 外 ﹐ 還 注 意 加 強 統 制 ﹐ 禁 止 私 度 僧 尼 以 及 當 時 盛 行 的 燃 指 供 佛 的 習 俗 ﹐ 這 就 使 遼 地 佛 教 更 有 發 展 。 他 又 撥 款 支 持 房 山 雲 居 寺 續 刻 石 經 的 事 業 ﹐ 並 派 僧 監 督 。

    興 宗 繼 位 ﹐ 歸 依 受 戒 ﹐ 鑄 造 銀 佛 像 ﹐ 編 刻 大 藏 經 ﹐ 並 常 召 名 僧 到 宮 廷 說 法 ﹐ 優 遇 他 們 ﹐ 位 以 高 官 。 當 時 僧 人 中 正 拜 三 公 三 司 兼 政 事 的 達 二 十 人 ﹐ 大 大 提 高 了 佛 教 在 社 會 上 的 地 位 。

    道 宗 則 通 梵 文 ﹐ 對 佛 教 華 嚴 學 有 造 詣 ﹐ 尤 精 《 釋 摩 訶 衍 論 》 ﹐ 並 好 建 築 佛 塔 。 遼 塔 在 建 築 藝 術 上 創 造 了 獨 特 的 風 格 。 又 曾 於 咸 雍 七 年 ( 1 0 7 1 ) 置 佛 牙 舍 利 於 燕 都 西 山 的 畫 像 千 佛 塔 中 。 他 還 重 視 戒 律 ﹐ 於 內 廷 設 壇 授 戒 ﹐ 開 講 習 律 學 之 風 。 又 以 國 家 的 力 量 蒐 集 、 整 理 佛 典 ﹐ 督 勵 學 僧 加 以 註 解 ﹐ 刻 行 流 通 。 他 完 成 了 契 丹 藏 及 房 山 石 經 的 《 涅 槃 》 、 《 華 嚴 》 、 《 般 若 》 、 《 寶 積 》 四 大 部 及 其 他 重 要 經 典 的 刻 事 ﹐ 對 於 佛 典 的 校 訂 作 出 了 貢 獻 。

 
    遼 代 佛 教 由 於 帝 室 權 貴 的 支 持 、 施 捨 ﹐ 寺 院 經 濟 特 別 發 展 。

    如 聖 宗 次 女 秦 越 大 長 公 主 捨 南 京 ( 析 京 府 ﹐ 亦 稱 燕 京 ﹐ 今 北 京 市 ) 私 宅 ﹐ 建 大 昊 天 寺 ﹐ 同 時 施 田 百 頃 ﹐ 民 戶 百 家 。 其 女 懿 德 皇 后 後 來 又 施 錢 十 三 萬 貫 。 蘭 陵 郡 夫 人 蕭 氏 施 中 京 ( 大 定 府 ﹐ 今 內 蒙 大 名 城 ) 靜 安 寺 土 地 三 千 頃 ﹐ 榖 一 萬 石 ﹐ 錢 二 千 貫 ﹐ 民 戶 五 十 家 ﹐ 牛 五 十 頭 ﹐ 馬 四 十 匹 。

    權 貴 、 功 臣 、 富 豪 亦 多 以 莊 田 、 民 戶 施 給 寺 院 ﹐ 遂 使 寺 院 多 領 有 廣 大 的 土 地 和 民 戶 。 這 些 民 戶 原 來 都 以 向 國 家 交 稅 數 額 的 一 半 繳 於 領 主 ﹐ 施 給 寺 院 以 後 ﹐ 即 將 這 半 數 稅 金 改 交 寺 院 ﹐ 因 此 有 寺 院 二 稅 戶 的 特 殊 制 度 ﹐ 更 增 加 了 寺 院 的 收 入 ( 史 載 道 宗 大 安 三 年 即 公 元 1 0 8 7 年 ﹐ 海 雲 寺 一 寺 所 捐 獻 的 濟 民 錢 即 達 十 萬 ﹐ 可 以 想 見 大 寺 經 濟 的 富 裕 ) 。

    民 間 對 於 寺 院 佛 事 ﹐ 也 時 常 發 起 團 體 性 的 支 持 ﹐ 盛 行 著 所 謂 “ 千 人 邑 社 ” 的 組 織 。 這 是 地 方 信 徒 為 協 助 寺 院 舉 辦 各 種 佛 事 而 結 成 的 宗 教 社 團 ﹐ 隸 屬 於 寺 院 ﹐ 由 寺 內 有 德 望 的 長 老 領 導 ﹐ 下 設 都 維 那 、 維 那 以 及 邑 長 、 邑 證 、 邑 錄 等 職 。 社 員 就 是 當 地 居 民 ﹐ 分 別 量 力 儲 資 於 寺 庫 ﹐ 以 供 寺 用 ﹔ 並 依 興 辦 的 佛 事 而 有 種 種 名 稱 ﹐ 如 燕 京 仙 露 寺 的 舍 利 邑 ﹐ 專 為 安 置 佛 舍 利 而 組 織 ﹔ 房 山 雲 居 寺 的 經 寺 邑 ﹐ 則 為 鐫 刻 石 經 和 修 葺 寺 院 而 組 織 等 。

    此 外 ﹐ 更 有 永 久 性 的 供 塔 燈 邑 、 彌 陀 邑 、 兜 率 邑 ﹐ 以 及 每 年 一 度 紀 念 佛 誕 的 太 子 誕 邑 等 組 織 。 寺 院 印 置 大 藏 經 ﹐ 也 多 組 織 邑 社 來 舉 辦 。

    這 樣 ﹐ 寺 院 由 於 得 到 更 多 的 資 助 而 佛 事 愈 盛 ﹐ 並 且 通 過 邑 社 的 群 眾 支 持 使 佛 教 信 仰 更 為 普 遍 。

    當 時 民 間 最 流 行 的 信 仰 為 期 願 往 生 彌 陀 或 彌 勒 淨 土 ﹐ 其 次 為 熾 盛 光 如 來 信 仰 ( 遼 東 寶 嚴 寺 閣 上 有 熾 聖 佛 壇 ) ﹐ 藥 師 如 來 信 仰 ( 燕 國 長 公 主 舍 宅 建 藥 師 院 ﹐ 民 間 通 稱 她 為 藥 師 公 主 ) ﹐ 以 及 白 衣 觀 音 信 仰 ( 相 傳 太 宗 移 幽 州 大 悲 閣 觀 音 像 於 契 丹 族 發 祥 地 木 葉 山 ﹐ 建 廟 供 奉 ﹐ 尊 為 民 族 的 守 護 神 ) 等 。

    他 如 舍 利 和 佛 牙 的 信 仰 亦 盛 ﹐ 且 於 釋 迦 佛 舍 利 外 ﹐ 更 有 定 光 佛 舍 利 的 流 傳 。

    至 於 由 佛 教 影 響 而 成 的 習 俗 ﹐ 突 出 的 為 婦 人 喜 以 黃 粉 塗 面 ﹐ 稱 為 佛 裝 ﹔ 人 名 以 三 寶 奴 、 觀 音 奴 、 文 殊 奴 、 藥 師 奴 等 為 小 字 等 。

 
    遼 代 帝 室 優 遇 僧 人 ﹐ 同 時 又 通 常 以 經 律 論 三 門 考 選 僧 材 ﹐ 其 學 業 優 秀 的 授 以 法 師 稱 號 。 更 於 各 州 府 選 有 德 望 的 沙 門 為 綱 首 ﹐ 指 導 後 進 ﹐ 就 講 ( 講 解 ) 、 業 ( 修 持 ) 、 誦 ( 諷 誦 ) 三 方 面 選 習 專 攻 ﹐ 一 代 名 僧 即 多 出 於 其 中 。

    由 於 有 這 些 培 養 考 選 制 度 ﹐ 就 促 進 了 佛 教 教 學 研 究 的 發 展 。 遼 代 最 發 達 的 教 學 是 華 嚴 ﹐ 其 次 是 密 教 ﹐ 再 次 為 淨 土 以 及 律 學 、 唯 識 學 、 俱 舍 學 等 。

    遼 西 京 大 同 府 所 轄 的 五 臺 山 ﹐ 原 為 華 嚴 教 學 的 中 心 ﹐ 這 對 遼 境 各 地 佛 學 有 很 大 的 影 響 。 如 上 京 開 龍 寺 圓 通 悟 理 大 師 鮮 演 ﹐ 即 以 專 攻 《 華 嚴 》 著 名 ﹐ 撰 《 華 嚴 懸 談 抉 擇 》 六 卷 以 闡 揚 澄 觀 之 說 。 遼 帝 道 宗 對 華 嚴 學 也 有 理 解 ﹐ 撰 《 華 嚴 經 隨 品 讚 》 十 卷 等 。

    遼 代 密 教 學 的 代 表 人 物 有 燕 京 圓 福 寺 總 秘 大 師 覺 苑 和 五 臺 山 金 河 寺 沙 門 道 碩 。

    覺 苑 曾 師 事 印 度 摩 尼 三 藏 ﹐ 究 瑜 伽 奧 旨 ﹐ 有 盛 名 ﹐ 撰 《 大 日 經 義 釋 科 文 》 五 卷 ( 已 佚 ) 、 《 演 秘 鈔 》 十 卷 ﹐ 發 揮 一 行 學 說 。

    道 碩 通 內 外 學 ﹐ 兼 究 禪 、 律 ﹐ 後 專 弘 密 教 ﹐ 撰 《 顯 密 圓 通 成 佛 心 要 集 》 二 卷 。

    兩 人 都 據 《 華 嚴 》 的 圓 教 思 想 以 融 會 密 義 ﹐ 他 們 雖 祖 述 善 無 畏 、 一 行 所 傳 的 胎 藏 系 ﹐ 而 按 其 內 容 ﹐ 由 於 會 通 於 《 華 嚴 》 ﹐ 反 而 和 不 空 所 傳 的 金 剛 系 密 教 為 近 。

    另 外 ﹐ 有 沙 門 行 琳 輯 《 釋 教 最 上 乘 秘 密 陀 羅 尼 集 》 三 十 卷 。

    又 關 於 密 典 的 傳 譯 ﹐ 有 中 印 摩 竭 陀 國 慈 賢 三 藏 所 譯

    《 大 佛 頂 陀 羅 尼 經 》 一 卷 ﹐
    《 大 隨 求 陀 羅 尼 經 》 一 卷 ﹐
    《 大 摧 碎 陀 羅 尼 經 》 一 卷 ﹐
    《 妙 吉 祥 平 等 觀 門 大 教 王 經 》 五 卷 ﹐
    《 妙 吉 祥 平 等 觀 門 大 教 王 經 略 出 護 摩 儀 》 一 卷 ﹐
    《 妙 吉 祥 平 等 瑜 伽 秘 密 觀 身 成 佛 儀 軌 》 一 卷 ﹐
    《 如 意 輪 蓮 華 心 觀 門 儀 》 一 卷 。

    其 時 民 間 風 行 的 密 法 還 有 《 準 提 咒 》 、 《 六 字 大 明 咒 》 、 《 八 大 菩 薩 曼 陀 羅 經 》 等 ( 大 寧 故 城 白 塔 第 二 層 各 楞 即 雕 有 八 大 菩 薩 像 ) 。

    和 《 華 嚴 》 思 想 及 密 教 義 學 有 關 的 ﹐ 為 中 京 報 恩 傳 教 寺 詮 圓 通 法 大 師 法 悟 撰 《 釋 摩 訶 衍 論 讚 玄 疏 》 五 卷 ﹐ 又 《 科 》 三 卷 ﹐ 《 大 科 》 一 卷 ﹔ 燕 京 歸 義 寺 純 慧 大 師 守 臻 撰 《 通 讚 疏 》 十 卷 ﹐ 又 《 科 》 三 卷 ﹐ 《 大 科 》 一 卷 ( 已 佚 ) 。 醫 巫 閭 山 通 圓 慈 行 大 師 志 福 撰 《 通 玄 鈔 》 四 卷 ﹐ 又 《 科 》 三 卷 ﹐ 《 大 科 》 一 卷 ﹐ 形 成 《 釋 摩 訶 衍 論 》 傳 習 的 熱 潮 。

    遼 代 弘 揚 淨 土 的 名 僧 有 上 京 管 內 都 僧 錄 純 慧 大 師 非 濁 ( ﹖ ─ 1 0 6 3 ) ﹐ 撰 《 隨 願 往 生 集 》 二 十 卷 ( 已 佚 ﹐ 他 還 著 有 《 三 寶 感 應 要 略 錄 》 ) ﹐ 他 的 活 動 歷 興 宗 、 道 宗 兩 朝 ﹐ 影 響 極 大 。

    又 某 師 著 《 漢 家 類 聚 往 生 傳 》 二 卷 。 沙 門 詮 曉 撰 有 《 上 生 經 疏 會 古 通 今 新 鈔 》 、 《 隨 新 鈔 科 文 》 ( 現 存 殘 卷 ) 。 詮 曉 通 唯 識 學 ﹐ 撰 《 成 唯 識 論 詳 鏡 幽 微 新 鈔 》 十 七 卷 ﹐ 《 科 文 》 四 卷 ﹐ 《 大 科 》 一 卷 及 其 他 著 作 六 種 ( 都 已 佚 ) 。

    遼 代 治 俱 舍 學 的 有 燕 京 左 街 僧 錄 演 法 大 師 瓊 煦 ﹐ 他 校 了 趙 州 開 州 開 元 寺 常 真 所 撰 《 俱 舍 論 頌 疏 鈔 》 八 卷 。

    治 律 學 的 有 守 道 ﹐ 曾 應 道 宗 召 於 內 廷 建 置 戒 壇 。 又 有 志 遠 ﹐ 應 召 主 持 內 廷 戒 壇 。 非 覺 ( 1 0 0 6 ─ 1 0 7 7 ) 住 薊 州 盤 山 普 濟 寺 ﹐ 以 律 行 聞 ﹐ 任 右 街 僧 錄 判 官 。 其 弟 子 等 偉 ( 1 0 5 1 ─ 1 1 0 7 ) 於 壽 昌 三 年 ( 1 0 9 6 ) 在 慧 濟 寺 講 律 ﹐ 為 三 學 殿 主 ﹐ 名 重 一 時 。 又 有 法 均 ﹐ 清 寧 年 間 ( 1 0 5 5 ─ 1 0 5 6 ) 校 定 諸 家 章 鈔 。

    其 他 律 學 撰 述 ﹐ 有 燕 京 奉 福 寺 國 師 圓 融 大 師 澄 淵 ﹐ 撰 《 四 分 律 刪 繁 補 闕 行 事 鈔 詳 集 記 》 十 四 卷 ﹔ 思 孝 撰 《 近 住 五 戒 儀 》 、 《 近 住 八 戒 儀 》 、 《 自 誓 受 戒 儀 》 各 一 卷 ﹐ 《 發 菩 提 心 戒 本 》 三 卷 ﹐ 《 大 乘 懺 悔 儀 》 四 卷 ( 都 已 佚 ) 。 思 孝 博 通 諸 經 ﹐ 據 高 麗 《 義 天 錄 》 所 載 ﹐ 他 對 《 華 嚴 》 、 《 涅 槃 》 、 《 法 華 》 、 《 寶 積 》 、 《 般 若 理 趣 分 》 、 《 報 恩 奉 盆 》 、 《 八 大 菩 薩 曼 陀 羅 》 諸 經 都 有 註 疏 和 科 文 ﹐ 並 輯 有 《 一 切 佛 菩 薩 名 集 》 二 十 五 卷 ﹔ 近 世 還 發 現 有 《 法 華 經 普 門 品 三 玄 圓 讚 科 》 一 卷 。

    此 外 ﹐ 在 燕 京 一 帶 ﹐ 原 來 有 唐 慧 琳 《 一 切 經 音 義 》 和 五 代 石 晉 可 洪 《 新 集 藏 經 音 義 隨 函 錄 》 等 總 結 性 的 巨 著 在 流 行 ﹐ 影 響 遼 代 學 僧 也 歡 喜 從 事 於 音 釋 的 工 作 。 著 名 的 作 品 有 崇 仁 寺 沙 門 希 麟 所 撰 《 續 一 切 經 音 義 》 十 卷 ﹐ 幽 州 沙 門 行 均 於 五 臺 山 金 河 寺 所 撰 《 龍 龕 手 鏡 》 ( 鑒 ) 四 卷 ﹐ 都 對 於 遼 地 經 典 的 寫 刻 校 訂 提 供 了 很 好 的 參 考 資 料 。

 
    遼 代 對 於 佛 教 經 典 的 編 刻 ﹐ 亦 有 其 獨 到 的 成 就 ﹐ 這 就 是 契 丹 藏 的 雕 印 和 房 山 石 經 的 續 刻 。

    契 丹 藏 的 倡 刻 ﹐ 乃 由 於 聖 宗 太 平 元 年 ( 相 當 宋 代 乾 興 元 年 ﹐ 即 公 元 1 0 2 2 年 ) 得 著 宋 刻 蜀 版 大 藏 經 的 印 本 所 引 起 ﹐ 實 含 有 和 宋 版 競 勝 的 政 治 意 義 。

    他 和 宋 版 不 同 的 特 點 ﹐ 在 內 容 上 儘 量 補 充 宋 版 所 缺 少 的 寫 本 ﹐ 特 別 是 《 貞 元 錄 》 入 藏 諸 經 ﹐ 又 在 形 式 上 行 格 加 密 ﹐ 並 改 變 捲 子 式 為 折 本 。 全 藏 在 燕 京 刻 印 ﹐ 共 五 百 七 十 九 帙 。

    因 為 它 刻 版 始 於 興 宗 重 熙 年 間 ( 1 0 3 2 ─ 1 0 5 4 ) ﹐ 完 成 於 道 宗 清 寧 八 年 ( 1 0 6 2 ) ﹐ 這 一 時 期 遼 代 已 恢 復 了 契 丹 國 號 ﹐ 因 而 通 稱 此 藏 為 契 丹 藏 。 它 的 印 本 未 傳 入 南 地 ﹐ 但 曾 送 到 高 麗 ﹐ 給 麗 藏 再 雕 本 的 校 補 訂 正 以 很 大 影 響 。

    另 外 ﹐ 涿 州 房 山 雲 居 寺 附 近 的 石 經 刻 造 ﹐ 始 於 隋 代 ﹐ 以 後 相 繼 增 刻 ﹐ 到 了 唐 末 中 絕 。 遼 聖 宗 太 平 七 年 ( 1 0 2 7 ) ﹐ 州 官 韓 紹 芳 奏 請 續 刻 ﹐ 聖 宗 即 撥 款 支 持 ﹐ 並 派 沙 門 可 玄 主 持 其 事 。 到 興 宗 時 ﹐ 更 施 給 多 額 內 幣 ﹐ 進 行 大 規 模 的 續 刻 。

    道 宗 復 於 完 成 《 涅 槃 》 、 《 華 嚴 》 、 《 般 若 》 、 《 寶 積 》 四 大 部 之 後 ﹐ 續 刻 其 他 經 典 四 十 七 帙 ﹐ 其 底 本 都 和 刻 本 藏 經 有 關 ﹐ 後 來 大 安 九 、 十 年 間 ( 1 0 9 3 ─ 1 0 9 4 ) ﹐ 又 有 沙 門 通 則 和 他 的 弟 子 善 定 等 ﹐ 於 雲 居 寺 發 起 授 戒 大 法 會 ﹐ 募 集 民 間 資 財 ﹐ 續 刻 石 經 四 十 四 帙 ﹐ 約 五 千 片 。

    契 丹 藏 印 本 現 已 全 部 散 佚 無 存 ﹐ 但 由 於 大 量 續 刻 石 經 的 遺 留 ﹐ 使 後 代 借 以 考 見 契 丹 藏 編 刻 的 大 概 ﹐ 它 的 工 程 和 價 值 ﹐ 同 樣 值 得 重 視 。

 
    遼 代 的 佛 教 藝 術 ﹐ 殘 存 建 築 較 多 。 現 遼 寧 、 河 北 、 山 西 諸 省 都 保 存 有 一 些 遺 構 。

    比 較 著 名 的 寺 院 ﹐ 有 河 北 薊 縣 獨 樂 寺 的 觀 音 閣 和 山 門 ﹐ 係 聖 宗 統 和 二 年 ( 9 8 4 ) 再 建 ﹐ 天 井 和 勾 欄 多 保 留 唐 代 的 建 築 法 式 。 寶 坻 縣 廣 濟 寺 的 三 大 殿 ﹐ 聖 宗 太 平 五 年 ( 1 0 2 4 ﹐ 一 說 太 平 九 年 即 1 0 2 8 ) 建 。 大 同 的 下 華 嚴 寺 ﹐ 道 宗 清 寧 二 年 ( 1 0 5 6 ) 建 ﹐ 寺 中 薄 伽 教 藏 係 重 熙 七 年 ( 1 0 3 8 ) 建 ﹔ 上 華 嚴 寺 ﹐ 清 寧 八 年 ( 1 0 6 2 ) 建 ﹔ 都 係 遼 代 的 巨 型 佛 教 建 築 。

    其 他 如 遼 寧 義 縣 奉 國 寺 ﹐ 聖 宗 開 泰 九 年 ( 1 0 2 0 ) 建 ﹔ 河 北 易 縣 開 元 寺 的 毗 盧 殿 ﹐ 天 祚 乾 統 五 年 ( 1 1 0 9 ) 建 ﹔ 也 都 是 有 代 表 性 的 建 築 。

    至 於 佛 塔 ﹐ 則 有 木 造 和 磚 造 的 兩 類 ﹐ 如 山 西 應 縣 佛 宮 寺 的 木 塔 ﹐ 傳 係 道 宗 清 寧 二 年 ( 1 0 5 6 ) 建 ﹐ 八 角 六 層 ﹐ 高 達 3 6 0 尺 ﹐ 為 現 存 木 塔 之 年 代 最 古 者 。

    磚 塔 有 內 部 可 以 升 登 和 內 部 閉 塞 的 兩 型 。 可 登 的 有 內 蒙 自 治 區 林 西 白 塔 子 的 磚 塔 ( 八 角 七 層 ) ﹐ 河 北 涿 縣 的 雲 居 寺 塔 等 。

    內 部 閉 塞 的 塔 基 壇 大 都 有 佛 龕 天 蓋 等 浮 雕 ﹐ 為 全 塔 精 華 之 所 在 。 二 層 以 上 ﹐ 則 有 作 多 檐 斗 拱 式 的 ﹐ 如 房 山 雲 居 寺 南 塔 。 有 不 用 斗 拱 的 ﹐ 如 北 京 天 寧 寺 塔 。 更 有 一 種 變 形 的 磚 塔 ﹐ 如 房 山 雲 居 寺 的 北 塔 。

    此 外 ﹐ 遼 代 亦 曾 開 鑿 石 窟 ﹐ 現 可 考 的 有 內 蒙 赤 峰 靈 峰 院 千 佛 洞 ﹐ 遼 寧 朝 陽 千 佛 洞 和 後 昭 廟 石 窟 。 雲 崗 方 面 也 發 現 有 遼 代 的 石 窟 。

    遼 代 經 幢 ﹐ 北 方 亦 有 殘 存 ﹐ 以 八 角 形 石 柱 居 多 ﹐ 幢 身 多 刻 《 尊 勝 陀 羅 尼 》 ﹐ 或 佛 傳 故 事 ﹐ 或 刻 多 數 小 佛 像 ( 名 千 佛 經 幢 ) 。 幢 下 部 是 有 彫 刻 的 八 角 或 四 角 的 石 臺 ﹐ 上 部 冠 以 八 角 屋 檐 形 天 蓋 。

    這 些 遼 代 佛 教 建 築 ﹐ 給 繼 起 的 金 代 以 決 定 性 的 影 響 ﹐ 所 以 通 常 都 將 遼 、 金 兩 代 的 佛 教 建 築 視 為 一 系 。


中 國 佛 教 教 史 大 略
目  錄  頁
金 代 佛 教

Last updated:
Copyright © 1991- Jin-Gang-Dhyana Incorporated
URL:http://www.jingangdhyanaincnet.org             e-mail: jgdinc@attglobal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