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層識的靈性光輝
(一)

 

塔州之光

 
中華文化‧  智及 宗師華語廣播演講選載:

 

 
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演講摘錄:

 
阿彌陀佛!各位聽眾大家好!

今天是2017611號,星期天,第682次聖密龍講。

我們繼昨天的聖密龍講討論到,既然說聖密宗的歷代聖祖們同時兼修了華嚴宗、唯識宗、禪宗等其祂宗,那麼,在我們當今的漢傳密宗的傳承中有哪一些體現呢?

 

 
根據 聖宗的聖教,《華嚴經》祂有一些非常顯著的特點。祂的特點就是:在充份肯定了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的前提之下,華嚴宗已經在《華嚴經》裡頭表達了一種非常明顯的宇宙靈性的意識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說,《華嚴經》裡頭,許多內容其實都是佛教宇宙觀的體現。

在《華嚴經》裡提出了獨樹一幟的思想,比如說〝法性身〞和無與倫比、妙高峰頂的〝三身佛說〞。

那麼,〝法性身〞是什麼呢?〝法性身〞就是 毗盧遮那佛。

毗盧遮那在《八十華嚴》中,翻譯的是〝毗盧遮那佛〞。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祖天上的法性身是 毗盧遮那佛。在《六十華嚴》中, 毗盧遮那佛又被翻譯成為〝盧舍那佛〞,都是梵文的近似的音譯。

所以, 毗盧遮那佛是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的法身佛, 盧舍那佛也是 毗盧遮那佛的法身佛。法身佛祂所表達的是宇宙的法身、宇宙的法性,也就是說, 毗盧遮那大佛是 大聖 釋迦牟尼 佛的法身,在這個時候,表達了某種〝共不共法〞的意味。

(待續)

 
(參見 薄伽梵 智及維摩詰 宗師 20170611日第682次華語廣播演講)

 
《塔州之光》:網頁連結

 

 
Last updated:
Copyright © 1991- Jin-Gang-Dhyana Incorporated